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
跨国种企六大优势凸显--中外种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二)
2011-09-13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作物种业发展始于19世纪,现已完成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逐步进入垄断阶段,跨国种企主要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国家农作物种业地位明确。美国等发达国家将种业作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乃至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战略产业优先发展,并将种业投资列入影响国家安全的审查范围。 二是发展迅速。据国际种子联盟(ISF)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种子市场价值约420亿美元,比本世纪初
阅读详情 -
“洋种子”进入具两面性--中外种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三)
2011-09-13中国种业“育种创新能力、种业产业集中度、种子市场监管能力仍然较低,品种多乱杂、企业多小散、种子假冒伪劣等问题仍然突出,种业面临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现状得到普遍认可,如何改变现状成为现实最迫切的要求。对于“洋种子”的进入,应看到其两面性: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为农民增产增收、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跨国集团进入,中国种业面临严峻挑战。 “洋种子”为增产作贡献 国外种业资本的进入,对丰
阅读详情 -
中外种企实力对照鲜明--中外种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四)
2011-09-13近期国家支持种业重组的消息、政策利好以及未来粮食是“硬通货”等刺激下,激发了种业股走强。但是,此时种业企业是否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高铁急功近利“大跃进”式大干快上的做法,并不是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行业和企业能够以更加踏实的作风,从基础做起,从提高育种科研、创新能力着手,打造出我们的“百年老店”。 种子企业进入市场时间较短,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阅读详情 -
引导种业国际合作--中外种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五)
2011-09-13堵不如疏”。对于外资企业和洋种子,专家认为应该通过国家大力扶持,通过与国外种子公司合作,引进、消化、吸收,逐渐形成中国自己的品牌。同时,加强对民族企业的保护,对外资有限制地开放。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对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相关部委对于外资引进表达了有限制开放的态度。 引导种业国际合作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现
阅读详情 -
国产菜种信任危机如何破解--中外种业在中国市场竞争(一)
2011-09-13进口种子价格虽高,但给农民带来了更多收益。近日,有关“洋种子”冲击中国市场的话题充斥各种媒体。跨国公司究竟强在哪?对我们来说,“洋种子”是好是坏?中外种企如何较量?对外企应采取何种态度? 菜农们之所以愿意承受高额的种子费用也不愿选用国产蔬菜种子,无非就是因为进口种子产量高、抗病性好、蔬菜商品性好。中国蔬菜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居第二位,但是,目前洋种子占了绝大多数具有规模的蔬菜种植基
阅读详情